“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2025-08-03,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双拥运动82年来,党领导下的双拥工作在战火中诞生、在奋斗中前行。军民同心、并肩战斗、团结奋进,双拥的光荣传统在传承中弘扬,在发扬中光大。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各地各部队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爱国拥军 尊崇军人风尚薪火相传
“八一”前夕,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的重庆江津区双拥主题公园内,双拥雕塑巍然矗立,国防教育展板前、双拥文化林内,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由政府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模式正在形成。
双拥氛围更加浓厚——
我国广泛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组织纪念延安双拥运动系列活动,“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学习宣传不断深入。持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发放优待证3600多万张,为4000多万优抚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
从“情系边海防官兵”到“聚焦一线聚力解难”,从“尊崇工作法”到“沂蒙新红嫂”,从“双拥小苑”到“军人驿站”……一项项暖心惠兵举措,饱含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爱,折射出全社会崇尚英雄、尊崇军人的价值追求。爱军拥军的光荣传统在传承中弘扬,在发扬中光大。
丰富完善社会化拥军服务——
在北京,全国首个社会化拥军服务平台以“一证、一册、一图、一站、一平台”有机融合的社会化拥军服务体系,汇聚起20万余家实体店,以超千万元的各类优惠商品,搭建起覆盖全国、线上线下、多点对接、互融互促的良性拥军生态。
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投入拥军热潮,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养等领域的优待场景不断增加,“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中。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
2024年,某部奉命移防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召开专题议军会,研究推进支持部队建设相关工作。16个地方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推动部队和官兵的23个现实困难精准高效解决。
近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化,各地主动做好新调整组建和移防换防部队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解决部队和官兵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改革、服务改革的政策举措,军地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爱民奉献 子弟兵与人民鱼水情深
近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迅速向灾区挺进,驰援被困于洪水之中的人民群众——
7月31日,武警北京总队官兵在密云区北庄镇东庄村清理淤泥。新华社发(彭建功 摄)
险情发生后,武警北京总队迅速出动2000余名官兵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累计转移群众4000余名;天津警备区组织官兵、民兵奔赴一线排查险情,累计转移群众1万余名;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200名官兵星夜兼程,在连续机动11个小时后抵达灾区,随即便投入打通救援道路的任务……
“解放军来了!”在洪水肆虐的灾区,人民群众看到人民子弟兵时,总会不约而同地喊出这句话。
半年多前,这样的话,也曾回荡在青藏高原。
今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发生后,仅过了35分钟,西藏军区某团第一支救援力量抵达震区,与定日县民兵一起展开排查……
每当人民群众遭遇危难,人民子弟兵总会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历史不断证明,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铜墙铁壁。
各地部队还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
中部战区空军某旅近期组织官兵赴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河北省平山县科举村义诊,同时帮助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内蒙古军区持续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助力109个定点帮扶村推广特色农牧产品;吉林省通化军分区及7个下辖人武部对农作物产业持续提供经济扶持;作为张思德同志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与四川省仪陇县围绕传播张思德精神、培育张思德传人、建设张思德家乡,持续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军民团结 同心汇聚强国兴军伟力
舞蹈《盛世欢歌》、歌曲《十送红军》《爱我人民爱我军》、京剧《沙家浜》选段……
8月1日,北京市双拥办、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携手奋进新时代 爱我人民爱我军”首都双拥专场慰问演出上,一段段赞颂军民鱼水情的节目,向驻京部队官兵、退役军人等致以节日问候。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新时代双拥工作,正在谱写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绚丽篇章。
这是更加牢固的思想根基——
英雄故事感召人民。“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最美拥军人物”事迹激励人心,“携笔从戎、明日英雄”大学生征兵公开课上线播出,“卫国戍边青春故事”宣讲走进高校、企业,双拥宣传教育不断深化。
红色文化凝心聚力。新时代双拥标识正式公布,双拥主题歌曲广泛传唱,20余条双拥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陆续推出,“城连共建”“城舰共建”“团村结对”等逐渐成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响亮品牌,军民团结之花处处开放。
这是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5年春节前,边海防官兵收到了来自部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10万余名干部群众的慰问礼包和书信。自2021年起,“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
从走访慰问送关怀、爱老助老送健康,到家属就业送帮扶、子女教育送关爱,再到保障权益送温暖、尊崇功臣送喜报,一系列暖心举措,不断提高军人军属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巩固了军地同心奋斗的感情基础。
这是更加深刻的国防教育——
4月22日,一个小朋友在海军战士指导下体验使用三杯风向风速仪。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近年来,人民军队发挥资源优势,为地方创新国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协助学校设置国防教育内容、策划国防教育活动、进行国防教育授课、开展军事训练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崇军情怀,齐心共筑钢铁长城。
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广大军民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汇聚强大力量。